入秋以来,天气干燥,辖区家庭电气火灾呈上涨的趋势,值得所有居民、租户警惕。
10月8日,中民村一农村自建房发生火情,现场主要燃烧家具和衣服。经调查为电脑旁插线板接触不良引燃周边可燃物,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10月7日,新泾村一农村自建房发生火灾,现场主要燃烧床上用品和杂物。经调查为插排连接线发生短路引燃周边可燃物,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电气线路火灾,是家庭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导致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
据“中国消防”统计,2023年1-10月,全国因电气引发的火灾共有21.7万起,造成41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6.3亿元。今年1-8月,因电气引发的火灾共有20.8万起,比去年同期上升14.4%。
2023年11月16日,潮州市潮安区一自建房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起火原因为该自建房首层东北角上方电源线短路,高温熔珠引燃周边可燃物蔓延成灾。
2023年1月2日,成都市双流区一居民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2平方米,烟熏面积较大。经调查,起火原因为放置在沙发上的插线板出现故障引燃沙发,此次火灾造成1人死亡。
居民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加强防范,消除火灾隐患,那么电气火灾发生前一般会有哪些前兆呢?
电线或电器过热时会释放出一种烧焦或塑料熔化的味道。这种气味是电气设备内部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受热分解的标志,应立即引起警惕。
如果家中的断路器频繁跳闸或保险丝经常熔断,这可能是电路过载的迹象。过载的电路易产生高温,增加火灾风险。
当插头插入插座或开关打开时,偶尔的微小火花是正常的,但假如慢慢的出现频繁的电火花或持续的嗡嗡声,则表明存在电气问题,需要及时检查。
观察电线是否有、磨损或裂痕。老化的电线不仅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而且是引发火灾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使用电器时,假如发现其外壳异常发热,尤其是当电器不工作或处于待机状态时仍然发热,这可能意味着内部线路存在问题。
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空调、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磁炉,以免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同时,也不要频繁开关机。在用电高峰时段,大容量设备须使用专用线.远离易燃物品
秋季干燥火灾易发,防止用电过热引发火灾,不要在电视、空调、电脑、电暖器、冰箱等周围放置窗帘、衣物、书籍、打火机等可燃物品。
家中用电的电器非常多,如果人没有在家,需要及时拔掉电源,否则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引发电线短路等事故。
移动式插座的连线不宜过细。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电炉子等大功率设备最好“专插专用”,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
应购买经3C认证的家用电器产品,保证电器产品质量,防止因不合格产品的绝缘隔热、散热效果较差等情况引起火灾。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家电,防止因不正确使用导致电器发生故障起火。
家里的电器、熔断器等线路都要常常检验核查,看是否有老化、破损等现象,保险丝不能用铝、铜等代替,在更换时要找有从业资格证的电工操作,以防留下隐患。